2009年7月17日 星期五

我只想走進無限可能的X之中

在這場十多個人出席的餐聚上,我大概是唯一心思不在場的人了,我只覺得無聊極了,餐會上根本沒有可以談得上話題的人。我一遍一遍來回數著人頭,沒有一個。真的是一個也沒有。

結果一整個晚上,我就只想著早點回家,好讓我可以沉陷在X Japan的狂飆演奏中,只有這樣才能得救。

我並且沒有告訴任何人我正在對X Japan著魔,我看著在場的每一張臉孔,總覺得他們沒有一個人會得明白X所能到達的深度。但他們又何嘗在乎,而我又何嘗在乎,

突然之間,在這群人當中,我覺得我不再屬於任何群體。

假若我要選擇一個族群,我只願意走進無限可能的X之中。

*

2 則留言:

  1. 每一次我看到你貼新的一篇關於X日本樂隊的文章,我又會重看你之前所有寫過關于X日本的文章,而每一次都覺得被衝擊著,然後又重看那YOUTUBE上傳奇的演唱會.

    有點替你身邊的朋友惋惜他們可能永遠都不會認識和賞識X日本,而你又是否漸行漸遠漸孤單了.

    關於音樂,我想真的堅持自己吧.

    而我想我是永遠不會成爲任何偉大的音樂家,我只是身不由己,想放棄好久可是音樂住在我血液裏.

    回覆刪除
  2. 讓我堅定地告訴你一件事,在我心中,你在音樂上,以及在藝術想法和行動上的才華,就像我所迷戀的偶像們一樣耀眼。

    我是這麼想的,所有那些天選出來的prodigy child,他們與生俱來的天賦,在最初階段必然都是平等的,唯有他們選擇的路徑,決定他們走出芸芸眾生(也就是一般所說的脫穎而出),或是走進芸芸眾生/成為芸芸眾生。

    每個人生來多多少少都有點才華,但最後到底是什麼讓那點才華終於像天上的繁星一樣耀眼呢?必然是他們的信念。

    必然就是信念。

    我最近常在想,X Japan的Yoshiki和Toshi,如果不是對搖滾樂擁有堅貞強大的信念,他們很可能就循著一般人的路徑,一等高中畢業就考進大學,走進正軌的人生。或讓正軌的人生迎接他們成為體制的一分子。但他們硬是走了不同的路向。他們選擇的是歷練和考驗。是對音樂的獻祭。

    而且我想,他們當時從來也沒有考慮將來成為如何偉大的樂隊。他們所要向世界及至一整個宇宙表達的,不過就是他們對音樂的信念。

    我在youtube上看過yoshiki的一段訪問,當時那個節目主持人問他,這次演唱會他會不會又在舞台昏倒了,yoshiki說他無法保證,因為X Japan每一次的演奏,都是付出100%的能量的。

    我毫不懷疑。100%。有多少個樂隊可以付出到那種極致呢?

    yoshiki每次演唱會,就像我們的已故流行音樂之王一樣,也有醫護人員隨行,還得帶著氧氣箱隨時配備,因為他已經全身是傷。

    但他還是拼命站上舞台去演奏,而且是極其耗損體能的狂飆型演奏。

    只是日本人到底倔強,我們看到的是yoshiki的華麗瀟洒,大概不會想到他隨時準備著在舞台上倒下吧。

    所以,不是偉大選擇了他們,而是他們賦予了「偉大」這詞眼更為壯麗的定義。

    如同我們心中其他那些偉大的名字一樣。

    如果一個人一旦下定決心選擇藝術的途徑,偉大根本不應該是他所考慮的字眼。他所能堅持的,不過就是他的信念,而且必須以他整個生命來獻祭。

    我相信,如果音樂還在你的血液裡,它最後還是會流竄成為爆發生的能量的,我也在等待那一天。

    回覆刪除

關於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