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都快要結束了,我還未去收拾舊家。
今天就去掃掃蜘蛛網吧。
*
2009年7月31日 星期五
2009年7月30日 星期四
2009年7月29日 星期三
搖滾之神聽到我們的禱告了!
Yoshiki手術成功了。
在網上古鉤到這個日本音樂網,裡面有報導樂界最新消息,包括Yoshiki接受手術和術後狀況的消息。
http://www.barks.jp/news/?id=1000051503
是日文字的,我不是全部看得明白,大致知道手術順利,中樞神經也沒有出現異狀,目前正在調養中。手術前他的右手一度麻痺到無法拿起鼓棒的程度,術後右手的慣性麻痺已經消失。
另外有提到他不想手術中的樣子被人看到,所所以工作伙伴和至親誰都不在場,整場手術,只有醫護人員在場而已。
真是很好強的一個人啊,所以才不想讓人看到他軟弱地躺在手術床上的模樣。
手術進行時,他似乎因為體質關係對麻醉藥過敏,一度呼吸困難,還好過後情況受控,逐漸安定下來,順利地完成手術。
手術後麻醉藥漸散,他開始清醒過來,哪知一清醒想到就是演唱會的事,
「France的Live一定要去演奏!」
大概是對音樂強大的信念,支撐著他熬過這場手術吧。
嗯,下一場公演在法國嗎?
*
在網上古鉤到這個日本音樂網,裡面有報導樂界最新消息,包括Yoshiki接受手術和術後狀況的消息。
http://www.barks.jp/news/?id=1000051503
是日文字的,我不是全部看得明白,大致知道手術順利,中樞神經也沒有出現異狀,目前正在調養中。手術前他的右手一度麻痺到無法拿起鼓棒的程度,術後右手的慣性麻痺已經消失。
另外有提到他不想手術中的樣子被人看到,所所以工作伙伴和至親誰都不在場,整場手術,只有醫護人員在場而已。
真是很好強的一個人啊,所以才不想讓人看到他軟弱地躺在手術床上的模樣。
手術進行時,他似乎因為體質關係對麻醉藥過敏,一度呼吸困難,還好過後情況受控,逐漸安定下來,順利地完成手術。
手術後麻醉藥漸散,他開始清醒過來,哪知一清醒想到就是演唱會的事,
「France的Live一定要去演奏!」
大概是對音樂強大的信念,支撐著他熬過這場手術吧。
嗯,下一場公演在法國嗎?
*
2009年7月28日 星期二
這整件事就是一首詩
前兩天都在納悶,因為沒看到回應,不過今天走進異境前就感應到了,但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會是這樣。
謝謝你送來的這首歌。美得像詩。
其實就是一首詩了。
說的不只是這首歌,而是整件事。
Eclipse - by Pink Floyd
All that you touch
All that you see
All that you taste
All you feel.
All that you love
All that you hate
All you distrust
All you save.
All that you give
All that you deal
All that you buy,
beg, borrow or steal.
All you create
All you destroy
All that you do
All that you say.
All that you eat
And everyone you meet
All that you slight
And everyone you fight.
All that is now
All that is gone
All that's to come
and everything under the sun is in tune
but the sun is eclipsed by the moon.
*
謝謝你送來的這首歌。美得像詩。
其實就是一首詩了。
說的不只是這首歌,而是整件事。
Eclipse - by Pink Floyd
All that you touch
All that you see
All that you taste
All you feel.
All that you love
All that you hate
All you distrust
All you save.
All that you give
All that you deal
All that you buy,
beg, borrow or steal.
All you create
All you destroy
All that you do
All that you say.
All that you eat
And everyone you meet
All that you slight
And everyone you fight.
All that is now
All that is gone
All that's to come
and everything under the sun is in tune
but the sun is eclipsed by the moon.
*
2009年7月27日 星期一
他要繼續演奏直至灰飛煙滅的最後一瞬
我意識到因為要上班,無法每天都進行 X Project,決定設定成一星期一次地進行。
這樣也好,不用每天長時間耗在YouTube了,而且可以更概念性地進行。
所以今天只是重覆看昨天找出來的〈Rose of Pain〉現場演奏片段,聽著看著,突然想知道這首歌的歌詞,就去古鉤漫遊了,結果古鉤到Yoshiki在LA動手術的消息,而且就在今天,27日!
有X飯們(Fans,我覺得叫成飯比叫成粉絲有趣多了,可能我想到七龍珠的悟飯吧),翻譯了Yoshiki在個人網站的留言,Yoshiki在27日寫下他即將接受頸椎椎間孔擴大手術的事情。
他因為長期激烈的演奏,致傷了頸脊的椎間盤,儘管醫生診斷後極力勸告,給出了"不可能再打鼓了"的說法,但Yoshiki卻不能接受這樣的診斷。
他寫:
"要我怎樣都可以,
只要再次給我能打鼓的身體……
只要再次給我能彈鋼琴的身體……
就算是要切除骨頭或換掉骨頭都無所謂。"
他是這樣對醫師說的。
他還說,
“雖然沒辦法很傳神地用語言來表達……我會繼續演奏音樂,
直到身體灰飛煙滅的最後一瞬……。”
看到這裡,我除出深深嘆息,無話可說。
這個用肉身向音樂獻祭的搖滾人早就賭上了自己的生命。從他的生命挪走音樂,那樣的生命也不能再是生命了。
讓我們一起祈禱Yoshiki手術成功,並且復原後回到舞台繼續任狂地演奏吧。
*
這樣也好,不用每天長時間耗在YouTube了,而且可以更概念性地進行。
所以今天只是重覆看昨天找出來的〈Rose of Pain〉現場演奏片段,聽著看著,突然想知道這首歌的歌詞,就去古鉤漫遊了,結果古鉤到Yoshiki在LA動手術的消息,而且就在今天,27日!
有X飯們(Fans,我覺得叫成飯比叫成粉絲有趣多了,可能我想到七龍珠的悟飯吧),翻譯了Yoshiki在個人網站的留言,Yoshiki在27日寫下他即將接受頸椎椎間孔擴大手術的事情。
他因為長期激烈的演奏,致傷了頸脊的椎間盤,儘管醫生診斷後極力勸告,給出了"不可能再打鼓了"的說法,但Yoshiki卻不能接受這樣的診斷。
他寫:
"要我怎樣都可以,
只要再次給我能打鼓的身體……
只要再次給我能彈鋼琴的身體……
就算是要切除骨頭或換掉骨頭都無所謂。"
他是這樣對醫師說的。
他還說,
“雖然沒辦法很傳神地用語言來表達……我會繼續演奏音樂,
直到身體灰飛煙滅的最後一瞬……。”
看到這裡,我除出深深嘆息,無話可說。
這個用肉身向音樂獻祭的搖滾人早就賭上了自己的生命。從他的生命挪走音樂,那樣的生命也不能再是生命了。
讓我們一起祈禱Yoshiki手術成功,並且復原後回到舞台繼續任狂地演奏吧。
*
2009年7月26日 星期日
X Sound:Rose of Pain
我也許可以開始進行X Project了。
首先可以通過Youtube,嘗試curate我想要聽的音樂片段。
今天的成績是X 早期的作品〈Rose of Pain〉。
沒想到除了X 五人全奏的搖滾版本以外,居然還有一個只是由Toshi、Hide和Pata 三人演奏的 Acoustic 版本。他們還真是什麼都來一手的。
〈Rose of Pain〉1991年的演唱版本是搖滾版的,Toshi當時的音質真好,有一種清亢的拔起,完全沒有包袱地在自由演繹,不似後期唱Art of Life的時候,他老是唱到破音,音感也越來越游移,那時候他所有的能量一定都耗損得他再沒有把握繼續在台上吶喊了吧,看著神魔一樣的Yoshiki一次一次用音符建造出來的搖滾巴洛克聖堂,誰能不感到退怯呢?到底要蓄積多大的能量才能用音量擬造出那樣的搖滾巴洛克聖堂啊?他一定看到自己的極限了,才不得不提出退團的要求,間接造成了X的解散。無論他和Yo之間有多深厚的革命情感,他了解自己實在是無法再那樣子唱下去了。
我其實也很喜歡Toshi,他不是一個完美的主唱,也不是一個天才型的音樂人,但他擁有真誠的情感力量,毫無掩飾毫不虛矯,他的聲音能漸漸地讓你毫無隔閡的靠近,如果他也像Yoshiki一樣天才,那麼一支由全部天才組成的樂隊,某種程度一定會在觀眾之間形成隔閡吧,因為天才得太高不可企了,只會讓人們遠遠聽著而怯於走近,就像那些曲目深奧的古典音樂演奏一樣,非得要觀眾預先俱備某種程度到達某種層次的聆賞知識不可,但是搖滾不需要這些,搖滾樂是更直接的、充滿衝撞性的,有著能在瞬間衝破厚牆的那種直率的力量。它必須一飆開來就是全世界,而不是揀選某一部分的菁英納入,那將和任何一種階級形式的體系沒有分別。
所以我們都能在Toshi的歌聲裡找到屬於自己的一部份,儘管平凡,卻充滿有待開發的潛能,能憑藉自己的努力和探索一次又一次突破極限,Yoshiki一定也看到那一點吧,那是他所不能給予的,他太天才,太神魔,他一站出來,所有凡人都自慚形穢了,只能閃到一邊不能直視。但我們有Toshi站在那個神人之間的結界點,有他站在那兒打開結界,神和凡人之間才能彼此對望。
而1991年的這場Live,啊,那個Yoshiki大魔神還是那樣狂野的擊鼓,我從來沒有看過那樣任狂的鼓手,也從沒看過這麼纖秀的身段能釋放出那樣巨大的能量。
Hide臉上總是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但是那手神彈大概會讓絕大多數懂得電子吉他的彈奏者倒抽一口冷氣。
(我這種半調子就看不出來,我看他彈得很輕鬆嘛,也許那正是Hide厲害的地方。)
Pata則是自得其樂的彈撥他的吉他,他是我看過最沒有憤怒的電子吉他手。
那時候的貝斯手還是Taiji,證明這是很早期的X了。Taiji後來退團,換上了沉靜但是很帥的Heath。
那個時候他們的演唱會已經有orchestra了。
那個時候Yoshiki已經在用音樂建造搖滾的巴洛克聖堂。
那個時候Toshi怒獅一樣的頭髮是豎起來的,樂界稱之為“怒髮Toshi”。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xLMeun10Ss&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XMHVjR-RXU&feature=related
Acoustic 版本的鏈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rbnCqiryYU&NR=1#
這是在1994年12月31日的演奏,看這日期,應該是一場跨年演奏會呢。不知道為什麼唱起了acoustic的版本。總之,Toshi看來真是好開心的樣子。
這時候,他已經不再是怒髮Toshi了。
*
首先可以通過Youtube,嘗試curate我想要聽的音樂片段。
今天的成績是X 早期的作品〈Rose of Pain〉。
沒想到除了X 五人全奏的搖滾版本以外,居然還有一個只是由Toshi、Hide和Pata 三人演奏的 Acoustic 版本。他們還真是什麼都來一手的。
〈Rose of Pain〉1991年的演唱版本是搖滾版的,Toshi當時的音質真好,有一種清亢的拔起,完全沒有包袱地在自由演繹,不似後期唱Art of Life的時候,他老是唱到破音,音感也越來越游移,那時候他所有的能量一定都耗損得他再沒有把握繼續在台上吶喊了吧,看著神魔一樣的Yoshiki一次一次用音符建造出來的搖滾巴洛克聖堂,誰能不感到退怯呢?到底要蓄積多大的能量才能用音量擬造出那樣的搖滾巴洛克聖堂啊?他一定看到自己的極限了,才不得不提出退團的要求,間接造成了X的解散。無論他和Yo之間有多深厚的革命情感,他了解自己實在是無法再那樣子唱下去了。
我其實也很喜歡Toshi,他不是一個完美的主唱,也不是一個天才型的音樂人,但他擁有真誠的情感力量,毫無掩飾毫不虛矯,他的聲音能漸漸地讓你毫無隔閡的靠近,如果他也像Yoshiki一樣天才,那麼一支由全部天才組成的樂隊,某種程度一定會在觀眾之間形成隔閡吧,因為天才得太高不可企了,只會讓人們遠遠聽著而怯於走近,就像那些曲目深奧的古典音樂演奏一樣,非得要觀眾預先俱備某種程度到達某種層次的聆賞知識不可,但是搖滾不需要這些,搖滾樂是更直接的、充滿衝撞性的,有著能在瞬間衝破厚牆的那種直率的力量。它必須一飆開來就是全世界,而不是揀選某一部分的菁英納入,那將和任何一種階級形式的體系沒有分別。
所以我們都能在Toshi的歌聲裡找到屬於自己的一部份,儘管平凡,卻充滿有待開發的潛能,能憑藉自己的努力和探索一次又一次突破極限,Yoshiki一定也看到那一點吧,那是他所不能給予的,他太天才,太神魔,他一站出來,所有凡人都自慚形穢了,只能閃到一邊不能直視。但我們有Toshi站在那個神人之間的結界點,有他站在那兒打開結界,神和凡人之間才能彼此對望。
而1991年的這場Live,啊,那個Yoshiki大魔神還是那樣狂野的擊鼓,我從來沒有看過那樣任狂的鼓手,也從沒看過這麼纖秀的身段能釋放出那樣巨大的能量。
Hide臉上總是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但是那手神彈大概會讓絕大多數懂得電子吉他的彈奏者倒抽一口冷氣。
(我這種半調子就看不出來,我看他彈得很輕鬆嘛,也許那正是Hide厲害的地方。)
Pata則是自得其樂的彈撥他的吉他,他是我看過最沒有憤怒的電子吉他手。
那時候的貝斯手還是Taiji,證明這是很早期的X了。Taiji後來退團,換上了沉靜但是很帥的Heath。
那個時候他們的演唱會已經有orchestra了。
那個時候Yoshiki已經在用音樂建造搖滾的巴洛克聖堂。
那個時候Toshi怒獅一樣的頭髮是豎起來的,樂界稱之為“怒髮Toshi”。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xLMeun10Ss&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XMHVjR-RXU&feature=related
Acoustic 版本的鏈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rbnCqiryYU&NR=1#
這是在1994年12月31日的演奏,看這日期,應該是一場跨年演奏會呢。不知道為什麼唱起了acoustic的版本。總之,Toshi看來真是好開心的樣子。
這時候,他已經不再是怒髮Toshi了。
*
2009年7月25日 星期六
黑暗帝國
天蠍好棒,創造了這麼一個帝國入口。
他說我是外星人,一直在蒐集地球文明的dATA。
他自己何嘗不是,譬如,他總是能找到一些棒得不得了的次文化雜誌,而且再經過他自己的加工處理,整件事就會有型得不得了。
*
他說我是外星人,一直在蒐集地球文明的dATA。
他自己何嘗不是,譬如,他總是能找到一些棒得不得了的次文化雜誌,而且再經過他自己的加工處理,整件事就會有型得不得了。
*
2009年7月24日 星期五
Youtube時代的沙發薯仔
我快要成為youtube的沙發薯仔了,總之每晚下班回家,溫習日文課和異境漫游之後,剩下的時間就是看youtube。
我都把小說丟到一旁了,勒卡雷的那本《天真善感的愛人》看來看去怎麼都看不完,已索性擱到一邊了,真是前所未有的事。
是不是所有的興趣都有一種週期呢?
很明顯的我對於文學小說的熱誠正在退燒中。當然也因為近來已不再有小說帶給我震憾。
或許我已完全感染X型搖滾病毒了,我現在只對搖滾的事發燒。
希望村上春樹的《1Q84》中譯小說快點出版啦,讓我再回到在文字海潛游的時光,而不是在電腦前耽迷成為一粒沙發薯仔。
*
我都把小說丟到一旁了,勒卡雷的那本《天真善感的愛人》看來看去怎麼都看不完,已索性擱到一邊了,真是前所未有的事。
是不是所有的興趣都有一種週期呢?
很明顯的我對於文學小說的熱誠正在退燒中。當然也因為近來已不再有小說帶給我震憾。
或許我已完全感染X型搖滾病毒了,我現在只對搖滾的事發燒。
希望村上春樹的《1Q84》中譯小說快點出版啦,讓我再回到在文字海潛游的時光,而不是在電腦前耽迷成為一粒沙發薯仔。
*
2009年7月23日 星期四
學習日文再多了一個理由
昨天做完日文課的六張作業了,終於覺得可以鬆一口氣。
是上課以來最多作業的一次,平時頂多一張或者兩張。
忍不住簡訊給天蠍告訴他我好辛苦做完作業這件事,他回訊說我以後可以直接翻譯村上的日文原版小說讀給他聽。我也希望如此呢,我還誇口說以後唱X Japan的歌給他聽──傳了這則簡訊以後我臉都紅了,實在是誇下海口呢。
我只是想到,學習日文忽然再多了一個理由。
這樣說來,要更努力了。
*
是上課以來最多作業的一次,平時頂多一張或者兩張。
忍不住簡訊給天蠍告訴他我好辛苦做完作業這件事,他回訊說我以後可以直接翻譯村上的日文原版小說讀給他聽。我也希望如此呢,我還誇口說以後唱X Japan的歌給他聽──傳了這則簡訊以後我臉都紅了,實在是誇下海口呢。
我只是想到,學習日文忽然再多了一個理由。
這樣說來,要更努力了。
*
2009年7月22日 星期三
solar eclipse.日蝕在朔
一直覺得solar eclipse是一個很美的詞眼,一種悲傷的接近世界末日的美。
現在,人類已經習慣那是一種天文現象了。然而遠古時代的人類第一次遇見日蝕/日食,大概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末日將臨,可以想像他們那種陷入瘋狂的悽惶。
今天從地球觀測到的日蝕,被稱為世紀日蝕,起點從印度西部的坎貝灣,穿過太平洋諸國,最後落在西太平洋的北庫克群島。整個日蝕過程,月影在地球表面以每小時3000多千米的速度行進了近4小時,據稱是本世紀最長的一次。
最早於格林威治時間22日零時51分,日全蝕出現在印度西部的坎貝灣,隨後全蝕帶穿過印度、尼泊爾、孟加拉國、不丹、緬甸、中國和日本,最後在西太平洋的北庫克群島。
日全蝕開始在印度西部的重要港口城市蘇拉特上空形成。我覺得湊趣的是,蘇拉特有“太陽城”之稱,太陽城出現日蝕,這個城市彷彿可以短暫易名“末日之城”了。
日蝕帶橫渡中國時,持續了40多分鐘。全食帶覆蓋了西藏、雲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安徽、河南、江西、江蘇、浙江和上海,共12個省、自治區或直轄市。
日本是這次全食帶最後光臨的國家,據日本國立天文台的消息,東京硫磺島附近太平洋洋面上“日全食”時間持續了6分44秒,是這次全食帶持續最久的地域。
可惜我所在的城市看不到這次日全蝕,主要因為不在全食帶涵蓋的區域內,再加上這幾天天空煙霾密佈,能見度更是等於零。
不過也還不至於感到遺憾。不過就是太陽偶然跟月亮玩躲迷藏罷了嘛。
看看維基百科怎麼寫。
“日食,又作日蝕,只在月球運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時發生。這時,對地球上的部分地區來說,月球位於太陽前方,因此來自太陽的部分或全部光線被擋住,因此看起來好像是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日食只在朔,即月球與太陽呈現合的狀態時發生。”(我有點覺得維基的中文文法奇怪,應該是翻譯造成的譯差造句。)
日蝕在朔?到底什麼是朔?我曾聽說過「朔望月」,但不曾搞清楚那是什麼。
據維基的解釋,在朔的時刻,即是月球黑暗面朝向地球,人類肉眼觀測不到月相的時刻,而此時的月亮也被稱為「黑月」。
我想說,「黑月」這名字實在有夠酷!
總之,朔的時候,月亮不想被人類看見。
維基的解釋是:“天文學的新月(朔),有時也稱為黑月,以免造成混淆,從定義看是發生在太陽和月球有著相同黃經的合,這時從地球上是看不見月球的。這個時刻是獨特的,並且與地理位置無關,而且在某些情況下它會發生日食。
“新月,以天文學的術語是月球於繞行地球的軌道上,介於太陽和地球之間所呈現的月相,因此是在合的階段之後從地球上所看見的月相。在此刻,月球的黑暗面(未被照亮的)幾乎完全朝向地球,因此僅以肉眼是看不見月球。”
“新月原本的意義是最早被看見的眉月,因此在陰曆被做為一個月的開始,像是回曆和陰陽合曆的希伯來曆、印度曆和佛曆,但是在中國的農曆是以黑月(朔)做為一個月的開始,而在古代中國曆法中,朔日的計算方法有平朔和定朔兩種。
現在「新月」為英文new moon等的對意語,而在古籍中「新月」本來是「朔」之後第一次能看到的月(因為「朔」的時候是看不見月亮的),時間大致為農曆初二或初三,也稱「三日月」,故有「一彎新月」的說法。”
咦,我明明在說的是日蝕,怎麼說到月亮去了?
其實日蝕,根本是月亮一次天皇巨星般的顯影。
光天白日,月亮一直存在天空那裡,卻始終不被看見,終於一天,來這麼一次移日換月,地球就陷入瘋狂了。
然而悲哀的是,月亮總是被地球的引力帶著走,吃掉太陽鋒芒的把戲,久久才能玩那麼一次。
*
現在,人類已經習慣那是一種天文現象了。然而遠古時代的人類第一次遇見日蝕/日食,大概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末日將臨,可以想像他們那種陷入瘋狂的悽惶。
今天從地球觀測到的日蝕,被稱為世紀日蝕,起點從印度西部的坎貝灣,穿過太平洋諸國,最後落在西太平洋的北庫克群島。整個日蝕過程,月影在地球表面以每小時3000多千米的速度行進了近4小時,據稱是本世紀最長的一次。
最早於格林威治時間22日零時51分,日全蝕出現在印度西部的坎貝灣,隨後全蝕帶穿過印度、尼泊爾、孟加拉國、不丹、緬甸、中國和日本,最後在西太平洋的北庫克群島。
日全蝕開始在印度西部的重要港口城市蘇拉特上空形成。我覺得湊趣的是,蘇拉特有“太陽城”之稱,太陽城出現日蝕,這個城市彷彿可以短暫易名“末日之城”了。
日蝕帶橫渡中國時,持續了40多分鐘。全食帶覆蓋了西藏、雲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安徽、河南、江西、江蘇、浙江和上海,共12個省、自治區或直轄市。
日本是這次全食帶最後光臨的國家,據日本國立天文台的消息,東京硫磺島附近太平洋洋面上“日全食”時間持續了6分44秒,是這次全食帶持續最久的地域。
可惜我所在的城市看不到這次日全蝕,主要因為不在全食帶涵蓋的區域內,再加上這幾天天空煙霾密佈,能見度更是等於零。
不過也還不至於感到遺憾。不過就是太陽偶然跟月亮玩躲迷藏罷了嘛。
看看維基百科怎麼寫。
“日食,又作日蝕,只在月球運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時發生。這時,對地球上的部分地區來說,月球位於太陽前方,因此來自太陽的部分或全部光線被擋住,因此看起來好像是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日食只在朔,即月球與太陽呈現合的狀態時發生。”(我有點覺得維基的中文文法奇怪,應該是翻譯造成的譯差造句。)
日蝕在朔?到底什麼是朔?我曾聽說過「朔望月」,但不曾搞清楚那是什麼。
據維基的解釋,在朔的時刻,即是月球黑暗面朝向地球,人類肉眼觀測不到月相的時刻,而此時的月亮也被稱為「黑月」。
我想說,「黑月」這名字實在有夠酷!
總之,朔的時候,月亮不想被人類看見。
維基的解釋是:“天文學的新月(朔),有時也稱為黑月,以免造成混淆,從定義看是發生在太陽和月球有著相同黃經的合,這時從地球上是看不見月球的。這個時刻是獨特的,並且與地理位置無關,而且在某些情況下它會發生日食。
“新月,以天文學的術語是月球於繞行地球的軌道上,介於太陽和地球之間所呈現的月相,因此是在合的階段之後從地球上所看見的月相。在此刻,月球的黑暗面(未被照亮的)幾乎完全朝向地球,因此僅以肉眼是看不見月球。”
“新月原本的意義是最早被看見的眉月,因此在陰曆被做為一個月的開始,像是回曆和陰陽合曆的希伯來曆、印度曆和佛曆,但是在中國的農曆是以黑月(朔)做為一個月的開始,而在古代中國曆法中,朔日的計算方法有平朔和定朔兩種。
現在「新月」為英文new moon等的對意語,而在古籍中「新月」本來是「朔」之後第一次能看到的月(因為「朔」的時候是看不見月亮的),時間大致為農曆初二或初三,也稱「三日月」,故有「一彎新月」的說法。”
咦,我明明在說的是日蝕,怎麼說到月亮去了?
其實日蝕,根本是月亮一次天皇巨星般的顯影。
光天白日,月亮一直存在天空那裡,卻始終不被看見,終於一天,來這麼一次移日換月,地球就陷入瘋狂了。
然而悲哀的是,月亮總是被地球的引力帶著走,吃掉太陽鋒芒的把戲,久久才能玩那麼一次。
*
2009年7月21日 星期二
哥倫布實驗室裡的蛋
旅居紐約的時候,始終沒去到長島。
雖然一直有個很好的理由:費茲傑羅。
《The Great Gatsby》開始以及結束的場景都在長島。
我看的中譯本小說是這麼寫的:
“這個地區位於紐約正東方延伸出來的一個細長而古怪的島上,在這裡除了一般的自然奇景之外,還有兩方結構怪異的土地,外型看似一對巨卵,距離市區二十哩地,輪廓相仿,中間僅隔著一道所謂的內灣。兩地向外凸伸,伸進了西半球最無波無瀾的鹹水裡,也就是偌大的長島海灣水域。
這兩個卵形地並非十足的橢圓形,而是像哥倫布實驗室裡的蛋一樣,接鄰陸地的一端都有點壓扁了,不過兩地外形的相似想必始終讓遨遊上空的海鷗感到好奇吧。對我們這沒有翅膀的族群而言,還有一個更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這兩個地方除了外形與大小,其餘竟是截然不同。”
嗯,哥倫布實驗室裡的蛋。
這大概是對長島最奇異又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譬喻了。
會想到長島,是因為在紐約時報看了這篇文章:
〈When NASA Defined Long Island〉 @ http://www.nytimes.com/2009/07/20/nyregion/20towns.html?_r=1&scp=3&sq=Long%20Island&st=cse
作者 PETER APPLEBOME 寫了之後,我才知道長島一度擁有航空飛行器的建造公司,曾經為美國太空總署(NASA)建造阿波羅11登陸月球所用的太空艙,也曾經是史上第一艘飛機飛越美洲大陸的起點。
總之,長島是啟動“人類飛行作業”的初端航站之一。
當然,這是曾經,從前一家家建造飛行夢想的高科技公司都陸續遷走了,長島已是一個被歷史遺忘的沒落之地。
PETER APPLEBOME 卻通過文字,讓我們通過今年7月漫開的阿波羅登月40周年紀念狂熱,鏈結到長島昔日榮光的懷想之中,試圖告訴我們,即使是漫遊太空、登陸月球這樣的萬年盛事,紐約也沒有從其中缺席──在這座偉大的城市一角,那個叫做長島的地方,曾經建造了一系列帶領人類升空登陸月球的太空模組。
他還在文章中引了一段《The Great Gatsby》,作為文章的結語。
“For a transitory enchanted moment man must have held his breath in the presence of this continent, compelled into an aesthetic contemplation he neither understood nor desired, face to face for the last time in history with something commensurate to his capacity for wonder.”
這不只是昔日荷蘭航海家通過對古老島岸的瞭望而發現美好新世界的驚奇,不只是蓋茨比第一次認出了至愛黛西家碼頭上那盞綠燈的驚喜,不只是敘述者尼克發現蓋茨比奇異心思那剎那的悟想,而其實也一樣適用在人類首度踏上月球的那個短瞬的enchanted moment吧。
如果再回到紐約,我將造訪長島,這個孕育出美國偉大小說以及人類飛行夢想的神奇基地。
一個被形容為哥倫布實驗室之蛋的地方。
*
雖然一直有個很好的理由:費茲傑羅。
《The Great Gatsby》開始以及結束的場景都在長島。
我看的中譯本小說是這麼寫的:
“這個地區位於紐約正東方延伸出來的一個細長而古怪的島上,在這裡除了一般的自然奇景之外,還有兩方結構怪異的土地,外型看似一對巨卵,距離市區二十哩地,輪廓相仿,中間僅隔著一道所謂的內灣。兩地向外凸伸,伸進了西半球最無波無瀾的鹹水裡,也就是偌大的長島海灣水域。
這兩個卵形地並非十足的橢圓形,而是像哥倫布實驗室裡的蛋一樣,接鄰陸地的一端都有點壓扁了,不過兩地外形的相似想必始終讓遨遊上空的海鷗感到好奇吧。對我們這沒有翅膀的族群而言,還有一個更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這兩個地方除了外形與大小,其餘竟是截然不同。”
嗯,哥倫布實驗室裡的蛋。
這大概是對長島最奇異又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譬喻了。
會想到長島,是因為在紐約時報看了這篇文章:
〈When NASA Defined Long Island〉 @ http://www.nytimes.com/2009/07/20/nyregion/20towns.html?_r=1&scp=3&sq=Long%20Island&st=cse
作者 PETER APPLEBOME 寫了之後,我才知道長島一度擁有航空飛行器的建造公司,曾經為美國太空總署(NASA)建造阿波羅11登陸月球所用的太空艙,也曾經是史上第一艘飛機飛越美洲大陸的起點。
總之,長島是啟動“人類飛行作業”的初端航站之一。
當然,這是曾經,從前一家家建造飛行夢想的高科技公司都陸續遷走了,長島已是一個被歷史遺忘的沒落之地。
PETER APPLEBOME 卻通過文字,讓我們通過今年7月漫開的阿波羅登月40周年紀念狂熱,鏈結到長島昔日榮光的懷想之中,試圖告訴我們,即使是漫遊太空、登陸月球這樣的萬年盛事,紐約也沒有從其中缺席──在這座偉大的城市一角,那個叫做長島的地方,曾經建造了一系列帶領人類升空登陸月球的太空模組。
他還在文章中引了一段《The Great Gatsby》,作為文章的結語。
“For a transitory enchanted moment man must have held his breath in the presence of this continent, compelled into an aesthetic contemplation he neither understood nor desired, face to face for the last time in history with something commensurate to his capacity for wonder.”
這不只是昔日荷蘭航海家通過對古老島岸的瞭望而發現美好新世界的驚奇,不只是蓋茨比第一次認出了至愛黛西家碼頭上那盞綠燈的驚喜,不只是敘述者尼克發現蓋茨比奇異心思那剎那的悟想,而其實也一樣適用在人類首度踏上月球的那個短瞬的enchanted moment吧。
如果再回到紐約,我將造訪長島,這個孕育出美國偉大小說以及人類飛行夢想的神奇基地。
一個被形容為哥倫布實驗室之蛋的地方。
*
2009年7月20日 星期一
2009年7月19日 星期日
2009年7月18日 星期六
2009年7月17日 星期五
我只想走進無限可能的X之中
在這場十多個人出席的餐聚上,我大概是唯一心思不在場的人了,我只覺得無聊極了,餐會上根本沒有可以談得上話題的人。我一遍一遍來回數著人頭,沒有一個。真的是一個也沒有。
結果一整個晚上,我就只想著早點回家,好讓我可以沉陷在X Japan的狂飆演奏中,只有這樣才能得救。
我並且沒有告訴任何人我正在對X Japan著魔,我看著在場的每一張臉孔,總覺得他們沒有一個人會得明白X所能到達的深度。但他們又何嘗在乎,而我又何嘗在乎,
突然之間,在這群人當中,我覺得我不再屬於任何群體。
假若我要選擇一個族群,我只願意走進無限可能的X之中。
*
結果一整個晚上,我就只想著早點回家,好讓我可以沉陷在X Japan的狂飆演奏中,只有這樣才能得救。
我並且沒有告訴任何人我正在對X Japan著魔,我看著在場的每一張臉孔,總覺得他們沒有一個人會得明白X所能到達的深度。但他們又何嘗在乎,而我又何嘗在乎,
突然之間,在這群人當中,我覺得我不再屬於任何群體。
假若我要選擇一個族群,我只願意走進無限可能的X之中。
*
2009年7月16日 星期四
唯美地憂傷著,華麗地黑暗著
X Japan號稱是日本元祖級的視覺系搖滾樂團,除了暴烈而又抒情的音樂,唯美華麗也與他們的血液同流,所以在他們的演唱會,可以看到他們極端刺激視覺的妝扮造型,而穿著法國路易皇朝宮廷服的鋼琴手/鼓手yoshiki,以及頂著火焰髮的吉他手(已故)hide簡直是雌雄同體的絕色金身。還有yoshiki的鋼琴和鼓器,必然是特別定造才能有那種清澈的華麗視效的吧,彷彿只存在少女漫畫似的,我快要覺得血色薔薇也要漫天飄灑了……
X Japan於1982年成軍出道,在日本富裕到似是繁華無止境的八十年代間,他們初期是完全不被日本演藝界接受的,並且被樂評譏為“垃圾樂隊”而拒斥於主流之外。那個時候他們的妝扮比youtube上90年代初期模樣更讓視覺爆點,要是讓咱們的爸媽看到,很可能會毫不保留地相信是批日本來的妖怪吧,就是妖野到那種程度,大概連老妖級的glam rock教父大衛寶爺也要嘆為觀止。然而他們現在已經是日本國寶級的天團了,Yoshiki甚至在日本第二度主辦的2005年度萬國博覽會上指揮一個百人交響樂團(其時X Japan已經解散,不過Yoshiki畢竟是一個全能型的音樂天才),作為開幕禮的獻樂。
我在youtube找到他們演唱〈Art of Life〉這首搖滾交響詩篇的全首組曲,共分5個時段才能完整呈現出來。我個人還是喜歡在一片闇寂中閉上眼睛傾聽MP3裡傳出那首歌的感覺,因為演唱會的視效太過於華麗了,讓人分神於樂者如同入魔的表演上,而且因為樂曲的時程太長,必須分成5節來放,聆聽的情緒會一再被打斷,所以建議最好聽了歌曲再來看youtube上的演唱片段,不過我不知道去哪裡下載呢,我的音樂檔案都是朋友抄錄給我的。
Yoshiki寫的〈Art of Life〉即使不是一首讓人震憾的搖滾詩篇,光以文字來看,也是一首讓人靜寂沉思的詩吧,我每次聽到主音Toshi唱到「I believe in the madness called " Now " /Past and future prison my heart /Time is blind /But I wanna trace my heart……」就覺得要窒息一樣。
I believe in the madness called NOW.
多麼美的一個句子。美得只能止息欣賞。
而往往在一個呼吸之間,現在,就永遠地過去了。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UhwNWzdIAc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q3nr-njPow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oSOteq6Vsw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vn2xy-Wnm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x_06NHall8
〈ART of LIFE〉 by YOSHIKI of X JAPAN
Desert Rose
Why do you live alone
If you are sad
I'll make you leave this life
Are you white, blue or bloody red
All I can see is drowning in cold gray sand
The winds of time
You knock me to the ground
I'm dying of thirst
I wanna run away
I don't know how to set me free to live
My mind cries out feeling pain
I've been roaming to find myself
How long have I been feeling endless hurt
Falling down, rain flows into my heart
In the pain I'm waiting for you
Can't go back
No place to go back to
Life is lost. Flowers fall
If it's all dream
Now wake me up
If it's all real
Just kill me
I'm making the wall inside my heart
I don't wanna let my emotions get out
It scares me to look at the world
Don't want to find myself lost in your eyes
I tried to drown my past in gray
I never wanna feel more pain
Run away from you without saying any words
What I don't wanna lose is love
Through my eyes
Time goes by like tears
My emotion's losing the color of life
Kill my heart
Release all my pain
I'm shouting out loud
Insanity takes hold over me
Turning away from the wall
Nothing I can see
The scream deep inside
reflecting another person in my heart
He calls me from within
"All existence you see before you
must be wipe out:
Dream, Reality, Memories
and Yourself."
I begin to lose control of myself
My lust is so blind, destroys my mind
Nobody can stop my turning to madness
No matter how you try to hold me in your heart
Why do you wanna raise these walls
I don't know the meaning of hatred
My brain gets blown away hearing words of lies
I only want to hold your love
Stab the doll filled with hate
Wash yourself with their blood
Drive into the raging current of time
Swing your murderous weapon into the belly
"the earth"
Shout and start creating confusion
Shed your blood for preasure
I believe in the madness called " Now "
Past and future prison my heart
Time is blind
But I wanna trace my heart
On the wall of time, over pain in my heart
Art of life
Insane blade stabbing dreams
Try to break all truth now
But I can't heal this broken heart in pain
Cannot start to live. Cannot end my life
Keep on crying
Close my eyes
Time breath I can hear
All love and sadness melt in my heart
Dry my tears
Wipe my bloody face
I wanna feel me living my life outside my wall
You can't draw a picture of yesterday , so
You're painting your heart with your blood
You can't say "No"
Only turning the wheel of time
with a rope around your neck
You build a wall of morality and take a breath
from between the bricks
You make up imaginary enemies and are chased by them
You're trying to commit suicide
You're satisfied with your prologue
Now you're painting your first chapter black
You are putting the scraps of life together
and trying to make an asylum for yourself
You're hitting a bell at the edag of the stage
and
You are trying to kill me
I believe in the madness called " Now "
Time goes flowing, breaking my heart
Wanna live
Can't let my heart kill myself
Still I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
Art of life Art of life
I try to stop myself
But my heart goes to destroy the truth
Tell me why
I want the meaning of my life
Do I try to live? Do I try to love
in my dream
I am breaking the wall inside my heart
I just wanna let my emotions get out
Nobody can stop
I'm running to freedom
No matter how you try to hold me in your world
Like a doll carried by the flow of time
I sacrificed the present moment for the future
I was in chains of memory half-blinded
Losing my heart, walking in the sea of dream
Close my eyes
Rose breathes I can hear
All love and sadness melt in my heart
Dry my tears
Wipe my bloody face
I wanna feel me living my life outside my wall
Dreams can make me mad
I can't leave my dream
I can't stop myself
Don't know what I am
What lies are truth
What truth are lies
Art of life Art of life
An Eternal Bleeding heart
You never wanna breathe your last
Wanna live
Can't let my heart kill myself
Still I am feeling for
A Rose is breathing love
in my life
*
X Japan於1982年成軍出道,在日本富裕到似是繁華無止境的八十年代間,他們初期是完全不被日本演藝界接受的,並且被樂評譏為“垃圾樂隊”而拒斥於主流之外。那個時候他們的妝扮比youtube上90年代初期模樣更讓視覺爆點,要是讓咱們的爸媽看到,很可能會毫不保留地相信是批日本來的妖怪吧,就是妖野到那種程度,大概連老妖級的glam rock教父大衛寶爺也要嘆為觀止。然而他們現在已經是日本國寶級的天團了,Yoshiki甚至在日本第二度主辦的2005年度萬國博覽會上指揮一個百人交響樂團(其時X Japan已經解散,不過Yoshiki畢竟是一個全能型的音樂天才),作為開幕禮的獻樂。
我在youtube找到他們演唱〈Art of Life〉這首搖滾交響詩篇的全首組曲,共分5個時段才能完整呈現出來。我個人還是喜歡在一片闇寂中閉上眼睛傾聽MP3裡傳出那首歌的感覺,因為演唱會的視效太過於華麗了,讓人分神於樂者如同入魔的表演上,而且因為樂曲的時程太長,必須分成5節來放,聆聽的情緒會一再被打斷,所以建議最好聽了歌曲再來看youtube上的演唱片段,不過我不知道去哪裡下載呢,我的音樂檔案都是朋友抄錄給我的。
Yoshiki寫的〈Art of Life〉即使不是一首讓人震憾的搖滾詩篇,光以文字來看,也是一首讓人靜寂沉思的詩吧,我每次聽到主音Toshi唱到「I believe in the madness called " Now " /Past and future prison my heart /Time is blind /But I wanna trace my heart……」就覺得要窒息一樣。
I believe in the madness called NOW.
多麼美的一個句子。美得只能止息欣賞。
而往往在一個呼吸之間,現在,就永遠地過去了。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UhwNWzdIAc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q3nr-njPow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oSOteq6Vsw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vn2xy-Wnm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x_06NHall8
〈ART of LIFE〉 by YOSHIKI of X JAPAN
Desert Rose
Why do you live alone
If you are sad
I'll make you leave this life
Are you white, blue or bloody red
All I can see is drowning in cold gray sand
The winds of time
You knock me to the ground
I'm dying of thirst
I wanna run away
I don't know how to set me free to live
My mind cries out feeling pain
I've been roaming to find myself
How long have I been feeling endless hurt
Falling down, rain flows into my heart
In the pain I'm waiting for you
Can't go back
No place to go back to
Life is lost. Flowers fall
If it's all dream
Now wake me up
If it's all real
Just kill me
I'm making the wall inside my heart
I don't wanna let my emotions get out
It scares me to look at the world
Don't want to find myself lost in your eyes
I tried to drown my past in gray
I never wanna feel more pain
Run away from you without saying any words
What I don't wanna lose is love
Through my eyes
Time goes by like tears
My emotion's losing the color of life
Kill my heart
Release all my pain
I'm shouting out loud
Insanity takes hold over me
Turning away from the wall
Nothing I can see
The scream deep inside
reflecting another person in my heart
He calls me from within
"All existence you see before you
must be wipe out:
Dream, Reality, Memories
and Yourself."
I begin to lose control of myself
My lust is so blind, destroys my mind
Nobody can stop my turning to madness
No matter how you try to hold me in your heart
Why do you wanna raise these walls
I don't know the meaning of hatred
My brain gets blown away hearing words of lies
I only want to hold your love
Stab the doll filled with hate
Wash yourself with their blood
Drive into the raging current of time
Swing your murderous weapon into the belly
"the earth"
Shout and start creating confusion
Shed your blood for preasure
I believe in the madness called " Now "
Past and future prison my heart
Time is blind
But I wanna trace my heart
On the wall of time, over pain in my heart
Art of life
Insane blade stabbing dreams
Try to break all truth now
But I can't heal this broken heart in pain
Cannot start to live. Cannot end my life
Keep on crying
Close my eyes
Time breath I can hear
All love and sadness melt in my heart
Dry my tears
Wipe my bloody face
I wanna feel me living my life outside my wall
You can't draw a picture of yesterday , so
You're painting your heart with your blood
You can't say "No"
Only turning the wheel of time
with a rope around your neck
You build a wall of morality and take a breath
from between the bricks
You make up imaginary enemies and are chased by them
You're trying to commit suicide
You're satisfied with your prologue
Now you're painting your first chapter black
You are putting the scraps of life together
and trying to make an asylum for yourself
You're hitting a bell at the edag of the stage
and
You are trying to kill me
I believe in the madness called " Now "
Time goes flowing, breaking my heart
Wanna live
Can't let my heart kill myself
Still I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
Art of life Art of life
I try to stop myself
But my heart goes to destroy the truth
Tell me why
I want the meaning of my life
Do I try to live? Do I try to love
in my dream
I am breaking the wall inside my heart
I just wanna let my emotions get out
Nobody can stop
I'm running to freedom
No matter how you try to hold me in your world
Like a doll carried by the flow of time
I sacrificed the present moment for the future
I was in chains of memory half-blinded
Losing my heart, walking in the sea of dream
Close my eyes
Rose breathes I can hear
All love and sadness melt in my heart
Dry my tears
Wipe my bloody face
I wanna feel me living my life outside my wall
Dreams can make me mad
I can't leave my dream
I can't stop myself
Don't know what I am
What lies are truth
What truth are lies
Art of life Art of life
An Eternal Bleeding heart
You never wanna breathe your last
Wanna live
Can't let my heart kill myself
Still I am feeling for
A Rose is breathing love
in my life
*
2009年7月15日 星期三
X 的邂逅
美術組的同事H知道我是哈日一族,正巧又在學日文,於是推薦我聽日本視覺系搖滾樂團(Visual Rock Band)X Japan的樂曲。我以前其實聽過一些日本視滾團,像Glay啦還有啦卡虹什麼的,有的連一遍都沒聽完,嘴巴就輕蔑地嘟噥著“什麼啦”隨手撂到一旁打發掉,我雖然哈日,但也想哈個有模有樣的,不是哈到像條沒脊骨的哈巴狗。
X Japan那鼎鼎不得了的大名自然是聽過的,但是我已經產生偏見,而偏見就是一種蒙蔽,總是讓你放棄主動求問求知。我於是以為,日本的搖滾就是差個一點什麼,那吶喊滾動的音樂裡即使有憤怒也像是好日子過得太長太好而無聊出來的憤怒,跡近一種無病呻吟的矯張。我很傲慢的以為自己聽過一兩個日本團之後,就已經明白日本的搖滾樂是怎麼回事了。
我現在知道,那是因為我還沒有遇上X。
我甚至不能形容我初次聽到X的歌那刻的震憾。那種感覺,像是在無際的太空經過了一個人孤獨漫長的宇宙飛行,終於降落在一個美得淒絕的無人星球一樣,經歷心靈所未曾有過的衝擊,彷彿靈魂回到原鄉一樣。
NIRVANA以後,雖然才華洋溢的樂團繼續在樂壇盛放,但是再也不曾有過一個樂團給我帶來那種淚眼於睷的感動,關於生命虛無的狂暴,關於愛欲強烈而又抒情的求索,所有的冷與熱,所有的光與暗,所有的酷與甜,X都能用音樂和歌聲無限大地概括出來。
甚至不用很了不起的搖滾樂痴,即便是像我這種純直覺行動的半調子,都能聽得出來,X他們早就越過無病呻吟的譫妄,真的是豁出生命用靈魂去唱歌的,而這是一種多麼陳濫的說法,但在這個速求名利的偶像化娛樂工業時代,許多音樂製作者業已沒有靈魂可以獻祭,或許他們靈魂的靈度早已虛淺得連魔鬼也不屑攝納。
但是X,在他們往人類情感極限探索的音域裡,我卻感覺,彷彿他們老早已經跟魔鬼進行了浮士德的交易,以自己的肉身和靈魂一次一次地向魔鬼獻祭,也許如此,他們的音樂才有這種令人狂顫的穿刺力,一旦他們吶喊,一旦他們任狂地抓撥電子吉他,一旦Yoshiki以驚人的速度擊鼓──我從來、從來不知道一個鼓手可以到達這種神魔同在的境界──頃刻之間,你感覺世界崩毀傾塌,又在瞬間凝聚重組,他們毀滅宇宙,他們也建造宇宙,他們走進虛無,他們也嘗試擊潰虛無,他們用音樂詰問,而不是給出答案,如同我們永遠無法向「存在」求取出終極的答案。聽他們的唱曲,我既悲傷,也感到狂喜。我被擄掠了,也被釋放了。我被他們的音樂穿刺,也被他們修復。
對我來說,搖滾樂就是這樣,悲傷狂喜同在,地獄天堂同在;沒有憂傷,你不知道快樂。沒有痛苦,就沒有至福。
X於是沒有定義,因為定義只合用在社會規範上,但是音樂不需要規範,搖滾不需要規範,自由不需要規範,靈魂更不可能規範。
而地球上居然存在這樣的搖滾樂團!
他們龐大堅貞的音樂信念!沒有那種對音樂完全獻祭的信念,不可能成就這樣偉大的搖滾樂團。音樂之神,或是音樂之魔,必然都不會隨便挑選祂們的地球代言人。
我甚至有種感覺,為什麼這二十年來西方不再產出偉大到讓人發顫的搖滾樂團了,因為搖滾樂之神根本選擇了在日本顯靈!
那個神魔一樣的Yoshiki,他也許破除了人們慣性忽視搖滾樂團鼓手(一個測驗:請試著說出U2或是Linkin Park鼓手的名字)的縛咒,把鼓手的境界提升到前所未至的高度,那如狂暴雨點的鼓擊,究竟是怎麼敲打出來的呢?我甚至沒看過他們的現場表演,但光是從MP3聽來,就已經覺觸到那狂暴雨點般由鼓聲建造的音牆是多麼堅實的擬造在你的聆聽經驗裡,無與倫比。
Yoshiki,X的鼓手,鋼琴演奏者,詞曲作者,樂團團長,他從來不公開演唱,但將他從X拿開,X就不是X了。
Art of Life。這一首Yoshiki所創作的樂曲長達33分鐘,根本是一首交響樂章,讓人驚訝的是,那落落長的英語歌詞,也由Yoshiki一人完成,怎麼可能既有了音樂天分,又有語言天分?
我從來不曾因為只聽過一次某個樂團的樂曲,就會動念想聽他們的演唱會。X是個例外,我當下居然立願,在接下來的人生裡,必然是要以現場聆聽X的演唱會來作為其中一個人生目標進擊的。
而這一天,這邂逅X的一天,在辦公室用MP3試聽了一遍又一遍的Art of Life之後,我晚上八點下班回到家裡一踏入房間,連晚餐也沒吃就整個人倒在床上睡到不醒人事,直至凌晨五點,才從一堆奇異的夢裡掙扎醒來。
我清醒以後漸漸意識過來,X的音樂簡直像是把我的能量擄掠進去他們的異次元裡了,以致我竟然粒米不進滴水不喝死一般昏睡過去,沉入自身未為明察的潛意識異域之中。
然後我像重新獲得力量般醒來,覺得自己已無所畏懼。
*
X Japan那鼎鼎不得了的大名自然是聽過的,但是我已經產生偏見,而偏見就是一種蒙蔽,總是讓你放棄主動求問求知。我於是以為,日本的搖滾就是差個一點什麼,那吶喊滾動的音樂裡即使有憤怒也像是好日子過得太長太好而無聊出來的憤怒,跡近一種無病呻吟的矯張。我很傲慢的以為自己聽過一兩個日本團之後,就已經明白日本的搖滾樂是怎麼回事了。
我現在知道,那是因為我還沒有遇上X。
我甚至不能形容我初次聽到X的歌那刻的震憾。那種感覺,像是在無際的太空經過了一個人孤獨漫長的宇宙飛行,終於降落在一個美得淒絕的無人星球一樣,經歷心靈所未曾有過的衝擊,彷彿靈魂回到原鄉一樣。
NIRVANA以後,雖然才華洋溢的樂團繼續在樂壇盛放,但是再也不曾有過一個樂團給我帶來那種淚眼於睷的感動,關於生命虛無的狂暴,關於愛欲強烈而又抒情的求索,所有的冷與熱,所有的光與暗,所有的酷與甜,X都能用音樂和歌聲無限大地概括出來。
甚至不用很了不起的搖滾樂痴,即便是像我這種純直覺行動的半調子,都能聽得出來,X他們早就越過無病呻吟的譫妄,真的是豁出生命用靈魂去唱歌的,而這是一種多麼陳濫的說法,但在這個速求名利的偶像化娛樂工業時代,許多音樂製作者業已沒有靈魂可以獻祭,或許他們靈魂的靈度早已虛淺得連魔鬼也不屑攝納。
但是X,在他們往人類情感極限探索的音域裡,我卻感覺,彷彿他們老早已經跟魔鬼進行了浮士德的交易,以自己的肉身和靈魂一次一次地向魔鬼獻祭,也許如此,他們的音樂才有這種令人狂顫的穿刺力,一旦他們吶喊,一旦他們任狂地抓撥電子吉他,一旦Yoshiki以驚人的速度擊鼓──我從來、從來不知道一個鼓手可以到達這種神魔同在的境界──頃刻之間,你感覺世界崩毀傾塌,又在瞬間凝聚重組,他們毀滅宇宙,他們也建造宇宙,他們走進虛無,他們也嘗試擊潰虛無,他們用音樂詰問,而不是給出答案,如同我們永遠無法向「存在」求取出終極的答案。聽他們的唱曲,我既悲傷,也感到狂喜。我被擄掠了,也被釋放了。我被他們的音樂穿刺,也被他們修復。
對我來說,搖滾樂就是這樣,悲傷狂喜同在,地獄天堂同在;沒有憂傷,你不知道快樂。沒有痛苦,就沒有至福。
X於是沒有定義,因為定義只合用在社會規範上,但是音樂不需要規範,搖滾不需要規範,自由不需要規範,靈魂更不可能規範。
而地球上居然存在這樣的搖滾樂團!
他們龐大堅貞的音樂信念!沒有那種對音樂完全獻祭的信念,不可能成就這樣偉大的搖滾樂團。音樂之神,或是音樂之魔,必然都不會隨便挑選祂們的地球代言人。
我甚至有種感覺,為什麼這二十年來西方不再產出偉大到讓人發顫的搖滾樂團了,因為搖滾樂之神根本選擇了在日本顯靈!
那個神魔一樣的Yoshiki,他也許破除了人們慣性忽視搖滾樂團鼓手(一個測驗:請試著說出U2或是Linkin Park鼓手的名字)的縛咒,把鼓手的境界提升到前所未至的高度,那如狂暴雨點的鼓擊,究竟是怎麼敲打出來的呢?我甚至沒看過他們的現場表演,但光是從MP3聽來,就已經覺觸到那狂暴雨點般由鼓聲建造的音牆是多麼堅實的擬造在你的聆聽經驗裡,無與倫比。
Yoshiki,X的鼓手,鋼琴演奏者,詞曲作者,樂團團長,他從來不公開演唱,但將他從X拿開,X就不是X了。
Art of Life。這一首Yoshiki所創作的樂曲長達33分鐘,根本是一首交響樂章,讓人驚訝的是,那落落長的英語歌詞,也由Yoshiki一人完成,怎麼可能既有了音樂天分,又有語言天分?
我從來不曾因為只聽過一次某個樂團的樂曲,就會動念想聽他們的演唱會。X是個例外,我當下居然立願,在接下來的人生裡,必然是要以現場聆聽X的演唱會來作為其中一個人生目標進擊的。
而這一天,這邂逅X的一天,在辦公室用MP3試聽了一遍又一遍的Art of Life之後,我晚上八點下班回到家裡一踏入房間,連晚餐也沒吃就整個人倒在床上睡到不醒人事,直至凌晨五點,才從一堆奇異的夢裡掙扎醒來。
我清醒以後漸漸意識過來,X的音樂簡直像是把我的能量擄掠進去他們的異次元裡了,以致我竟然粒米不進滴水不喝死一般昏睡過去,沉入自身未為明察的潛意識異域之中。
然後我像重新獲得力量般醒來,覺得自己已無所畏懼。
*
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
七月不夠看,不夠看
七月真是慘淡經營喲,原本跟自己約定好一日一帖的,結果這七月都過去一半了,才貼了那幾篇,有三篇還是天蠍的作品,如果沒有那篇紫宛吶喊,這個七月真是很不夠看、不夠看。
雖然很忙,雖然被工作卡得幾乎不能動彈,周休日又得上課,稍微有段空檔就拿去看電影了,但這些統統都不是怠寫的理由,我應該好好檢討自己才是,讓自己繼續帶勁地酷甜下去!
*
雖然很忙,雖然被工作卡得幾乎不能動彈,周休日又得上課,稍微有段空檔就拿去看電影了,但這些統統都不是怠寫的理由,我應該好好檢討自己才是,讓自己繼續帶勁地酷甜下去!
*
2009年7月13日 星期一
2009年7月10日 星期五
紀念Nikola Tesla
我因為《致命魔術》(The Prestige)這部電影,才知道天才科學家Nikola Tesla的存在。
今天上網,發現古鉤為他設計了冥誕紀念標誌,我才想起,7月10日是Nikola Tesla的生日。
他是科學界的異端。交流電的發現者。無線傳電的發明者。
一個不被科學史廣泛記載的名字。
*
今天上網,發現古鉤為他設計了冥誕紀念標誌,我才想起,7月10日是Nikola Tesla的生日。
他是科學界的異端。交流電的發現者。無線傳電的發明者。
一個不被科學史廣泛記載的名字。
*
2009年7月9日 星期四
2009年7月6日 星期一
呐喊來自紫菀屬植物生長的地方
http://www.youtube.com/user/OscaritoKun#play/uploads/23/zDUrPLW51VI
http://www.youtube.com/user/OscaritoKun#play/uploads/22/EABiRi44YM4
那日本籍司儀以濃厚的口音這樣介紹Asterplace:
"都是紐約客嗎你們?YEAH!紐約,紐約,那你們應該知道紐約最朋克,最搖滾的地點就是八街靠近紐約大學的Astorplace. 而今晚,就在這裡,我們熱烈歡迎紐約最朋克,最搖滾的Asterplace..."
當然此Aster與彼Astor的意思不止相差十萬公年.
Aster的字面翻譯是紫菀屬植物.
而Aster也譯作星狀體,那Asterplace也就是星球樂隊.
http://www.youtube.com/user/OscaritoKun#play/uploads/22/EABiRi44YM4
那日本籍司儀以濃厚的口音這樣介紹Asterplace:
"都是紐約客嗎你們?YEAH!紐約,紐約,那你們應該知道紐約最朋克,最搖滾的地點就是八街靠近紐約大學的Astorplace. 而今晚,就在這裡,我們熱烈歡迎紐約最朋克,最搖滾的Asterplace..."
當然此Aster與彼Astor的意思不止相差十萬公年.
Aster的字面翻譯是紫菀屬植物.
而Aster也譯作星狀體,那Asterplace也就是星球樂隊.
2009年7月2日 星期四
The Last Danc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EePtT7vikE&feature=related
今天晚上回到家裡上網,我大概和全球成千上億的M迷,通過電視或者YouTube看到MJ死前為了倫敦演唱會所進行的舞台綵排footage。
即使只是排練,他在舞台上看來依舊煥發著王者的光芒,當然是無法同他青壯年時代的顛峰狀態相比了,但是對於一個已經50歲的男人,怎麼身段還可以那麼柔軟?還可以那樣帶電?每灑出的一個動作,都讓人感到演藝基因真是與生俱來就根植在他體內每一個細胞之內的,即使沉寂了這許多年,也從來不曾消萎過,彷彿只要經過舞台的熱身解凍,他就立刻能從冰封的狀態瞬間復活起來,再度散發那種迫切得讓人震駭的非凡演藝魔力。
據說他這次為倫敦演唱會進行綵排時所拍攝下來的footage輯錄起來有整百小時(另一說法是接近1000小時),如果這是真的,可以想像他為了這次的回歸演唱會採行了多麼刻苦而努力的排練,足以讓我這種對流行演藝圈冷感的無知者慚愧,因為我很無知的以為,像他那一類的天王級表演藝人,必定有一整個軍隊規模的專業班底在進行滴水不漏的裝備,讓他只需要練練幾個晚上的歌喉舞步,就可以上妝打光呼一聲推上舞台抖抖腳撈回一大票了,反正現在的流行演藝舞台最擅長“對嘴”……然而他,畢竟是來自輝煌八十年代的演藝世紀,有他們那個時代優良傳統的演藝操守,所以在演唱會之前,他是那樣奮力的操練自己,據說每個晚上都會練上好幾個小時,而且從CNN發佈出來的這些排演片段(在他死前兩天),他看來沒有一個環節鬆懈怠力。
這也許算是解開了一個謎題,為什麼倫敦演唱會的主辦機構居然可以膽妄到將演唱會加開到50場這種嚇死人的數字(呃錢咩),然而換著是我如果現場看過他的排演,我應該也會有這種信心不斷加碼下注罷。
而如果他不是走得這樣突然,我們也可以試著想像他即將締造的下一個舞台演藝盛世,那將會帶給世界多麼燦爛輝煌的流行表演藝術。
然而比起帶給他一切也帶給他毀滅性人生的演藝舞台,他畢竟選擇了天國。或者天國嫉妒世人即將領受的福音新世。或者天國覺得我們不配擁有──因為這個世界曾經那樣詆毀污衊踐踏著他。
不知道為什麼,寫到這裡,居然想起董麥林獻給畫家文生的那首歌。
This world was never meant for one as beautiful as you.
另外,這段footage除了MJ還有另一個讓我目不轉睛的矚目焦點,就是那個一頭長髮披散似是男生又似女生的白髮魔王吉他手,他晃動白髮抓撥吉他的姿態真是帥爆了,而且看來,好像是從Final Fantasy那類日本動漫裡走出來的人物,可是這不是動漫耶,也不是虛擬的3D舞台,而是真正的現實三維空間,那麼,到底是去哪兒找來這種異人新世代的呀?如果是MJ欽點的表演伙伴,那就真是太完美了,一個21世紀異人聯盟的誕生!
然而傳奇,終究是會選擇一個大遺憾來成就。
於是,原本即將橫空出世的21世紀異人同盟,就這樣魔幻剎那,輕輕自我們眼角漂離,漸漸化作一朵泡沫消逝在最黑的幽冥夜空了。
*
今天晚上回到家裡上網,我大概和全球成千上億的M迷,通過電視或者YouTube看到MJ死前為了倫敦演唱會所進行的舞台綵排footage。
即使只是排練,他在舞台上看來依舊煥發著王者的光芒,當然是無法同他青壯年時代的顛峰狀態相比了,但是對於一個已經50歲的男人,怎麼身段還可以那麼柔軟?還可以那樣帶電?每灑出的一個動作,都讓人感到演藝基因真是與生俱來就根植在他體內每一個細胞之內的,即使沉寂了這許多年,也從來不曾消萎過,彷彿只要經過舞台的熱身解凍,他就立刻能從冰封的狀態瞬間復活起來,再度散發那種迫切得讓人震駭的非凡演藝魔力。
據說他這次為倫敦演唱會進行綵排時所拍攝下來的footage輯錄起來有整百小時(另一說法是接近1000小時),如果這是真的,可以想像他為了這次的回歸演唱會採行了多麼刻苦而努力的排練,足以讓我這種對流行演藝圈冷感的無知者慚愧,因為我很無知的以為,像他那一類的天王級表演藝人,必定有一整個軍隊規模的專業班底在進行滴水不漏的裝備,讓他只需要練練幾個晚上的歌喉舞步,就可以上妝打光呼一聲推上舞台抖抖腳撈回一大票了,反正現在的流行演藝舞台最擅長“對嘴”……然而他,畢竟是來自輝煌八十年代的演藝世紀,有他們那個時代優良傳統的演藝操守,所以在演唱會之前,他是那樣奮力的操練自己,據說每個晚上都會練上好幾個小時,而且從CNN發佈出來的這些排演片段(在他死前兩天),他看來沒有一個環節鬆懈怠力。
這也許算是解開了一個謎題,為什麼倫敦演唱會的主辦機構居然可以膽妄到將演唱會加開到50場這種嚇死人的數字(呃錢咩),然而換著是我如果現場看過他的排演,我應該也會有這種信心不斷加碼下注罷。
而如果他不是走得這樣突然,我們也可以試著想像他即將締造的下一個舞台演藝盛世,那將會帶給世界多麼燦爛輝煌的流行表演藝術。
然而比起帶給他一切也帶給他毀滅性人生的演藝舞台,他畢竟選擇了天國。或者天國嫉妒世人即將領受的福音新世。或者天國覺得我們不配擁有──因為這個世界曾經那樣詆毀污衊踐踏著他。
不知道為什麼,寫到這裡,居然想起董麥林獻給畫家文生的那首歌。
This world was never meant for one as beautiful as you.
另外,這段footage除了MJ還有另一個讓我目不轉睛的矚目焦點,就是那個一頭長髮披散似是男生又似女生的白髮魔王吉他手,他晃動白髮抓撥吉他的姿態真是帥爆了,而且看來,好像是從Final Fantasy那類日本動漫裡走出來的人物,可是這不是動漫耶,也不是虛擬的3D舞台,而是真正的現實三維空間,那麼,到底是去哪兒找來這種異人新世代的呀?如果是MJ欽點的表演伙伴,那就真是太完美了,一個21世紀異人聯盟的誕生!
然而傳奇,終究是會選擇一個大遺憾來成就。
於是,原本即將橫空出世的21世紀異人同盟,就這樣魔幻剎那,輕輕自我們眼角漂離,漸漸化作一朵泡沫消逝在最黑的幽冥夜空了。
*
2009年7月1日 星期三
作業簿:M型流感
未來,如果我們想起2009年,也許會模糊的想起A型流感帶來的全球性恐慌、伊朗訴求民主的政治暴潮、Twitter崛起成為網路社交圈的新一代盟主、iPhone 3G再創手機文化新世紀、華爾街肥貓領取天文數字紅利的一張張涎臉、好萊塢印鈔機《變型金剛II》所締造的周邊產品狂銷紀錄……
當然,所有這些,很可能都及不上麥可傑遜之死,憾動我們對於這一年的記憶。
如同我們記得1997年,世界接連失去了永遠的英國王妃戴安娜,以及貧民窟聖母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一樣,終極偶像之死,成為一種全球性的「心靈鏈結運動」。突然之間,用不著高呼口號,沒必要搖旗吶喊,也沒有人擂拳鼓噪,地球每個角落已自動集結人群,流下他們的淚,獻上他們的花,寫下他們的悼語,唱出他們的安魂曲。源自同一個震央的共時感傷,比起任何一型流感有著更巨大的感染力,瞬間穿透極權政治的鐵幕,衝破種族成見和社會階級屏障,將大比例數的人圈集到同一種情緒之中。這種力量,只有已被神格化的偶像才能彰顯出來。
麥可確實像神,網路上有人這麼說:「他的音樂無從定義,膚色無從定義,性別無從定義,而且他走路在飄。」麥可傑遜的「進化」依據的不是達爾文的進化論,而是他個人的進化論,地球上還有誰像他那樣執著的決定自己如何「進化」?不同年代的每一張音樂專輯誕生,都是他個人面目的一次演進,也許可以說是更美,但也可以說是更可怖,而且,越來越不像一個人──如果演化的最終目的,是超脫人類現有的生命模式,麥可的脫序行為或許正在印證,他其實走在個人的進化路上。
而對於生長於七、八十代的X世代來說,2009年的記憶尤其難以磨滅,因為這一年他們失去了流行樂壇上的最高神祗,意味著歷史挑出了一天蓋上印鑑:對於80年代的最後封緘。
80年代算是徹底的走完了。
然而一代流行之王留下的文化DNA,正在迸發,繼續以他君臨流行國的王者姿態統御潮流。於6月開展的巴黎、米蘭兩地男裝時尚秀預演新一季流行,已開始對M型文化DNA進行再複製。
早於麥可傑遜猝逝的一週前,於6月20日開展、預告2010春夏時尚的米蘭及巴黎男裝秀,意外地湧現了大量的黑、白設計,再加上背心搭配西裝窄管褲的造型,似是呼應麥可於90年代初以黑白背心西裝,搭配黑色軟呢紳士帽(fedora hat)高唱〈Black or White〉的經典形象。
如果回顧麥可過去的演藝形象,可以發現他早期酷愛軍裝服飾,事實上軍服元素早已成為過去幾季時裝秀的主軸,反覆流行了好幾個季度。新一場的米蘭、巴黎男裝時尚秀意圖擺脫軍服元素,轉向麥可後期趨向簡約的造型取經,重新演繹黑白的時尚元素。
在米蘭、巴黎的兩地時裝秀上,大多數設計師是以男裝設計具體呈現麥可留下的流行印記,但一向以荒誕不經著稱的英國籍設計怪才格蘭諾(John Galliano),則選擇精神性的象徵,暗地裡呼應麥可的〈Thriller〉驚悚風格。只見氛圍陰鬱的舞台上走出一批批如同殭屍般(zombie)的白面披髮男模,鬼氣森然的造型體再現了一場「顫慄時尚」。
看來,世界還會繼續顫慄下去。
*
當然,所有這些,很可能都及不上麥可傑遜之死,憾動我們對於這一年的記憶。
如同我們記得1997年,世界接連失去了永遠的英國王妃戴安娜,以及貧民窟聖母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一樣,終極偶像之死,成為一種全球性的「心靈鏈結運動」。突然之間,用不著高呼口號,沒必要搖旗吶喊,也沒有人擂拳鼓噪,地球每個角落已自動集結人群,流下他們的淚,獻上他們的花,寫下他們的悼語,唱出他們的安魂曲。源自同一個震央的共時感傷,比起任何一型流感有著更巨大的感染力,瞬間穿透極權政治的鐵幕,衝破種族成見和社會階級屏障,將大比例數的人圈集到同一種情緒之中。這種力量,只有已被神格化的偶像才能彰顯出來。
麥可確實像神,網路上有人這麼說:「他的音樂無從定義,膚色無從定義,性別無從定義,而且他走路在飄。」麥可傑遜的「進化」依據的不是達爾文的進化論,而是他個人的進化論,地球上還有誰像他那樣執著的決定自己如何「進化」?不同年代的每一張音樂專輯誕生,都是他個人面目的一次演進,也許可以說是更美,但也可以說是更可怖,而且,越來越不像一個人──如果演化的最終目的,是超脫人類現有的生命模式,麥可的脫序行為或許正在印證,他其實走在個人的進化路上。
而對於生長於七、八十代的X世代來說,2009年的記憶尤其難以磨滅,因為這一年他們失去了流行樂壇上的最高神祗,意味著歷史挑出了一天蓋上印鑑:對於80年代的最後封緘。
80年代算是徹底的走完了。
然而一代流行之王留下的文化DNA,正在迸發,繼續以他君臨流行國的王者姿態統御潮流。於6月開展的巴黎、米蘭兩地男裝時尚秀預演新一季流行,已開始對M型文化DNA進行再複製。
早於麥可傑遜猝逝的一週前,於6月20日開展、預告2010春夏時尚的米蘭及巴黎男裝秀,意外地湧現了大量的黑、白設計,再加上背心搭配西裝窄管褲的造型,似是呼應麥可於90年代初以黑白背心西裝,搭配黑色軟呢紳士帽(fedora hat)高唱〈Black or White〉的經典形象。
如果回顧麥可過去的演藝形象,可以發現他早期酷愛軍裝服飾,事實上軍服元素早已成為過去幾季時裝秀的主軸,反覆流行了好幾個季度。新一場的米蘭、巴黎男裝時尚秀意圖擺脫軍服元素,轉向麥可後期趨向簡約的造型取經,重新演繹黑白的時尚元素。
在米蘭、巴黎的兩地時裝秀上,大多數設計師是以男裝設計具體呈現麥可留下的流行印記,但一向以荒誕不經著稱的英國籍設計怪才格蘭諾(John Galliano),則選擇精神性的象徵,暗地裡呼應麥可的〈Thriller〉驚悚風格。只見氛圍陰鬱的舞台上走出一批批如同殭屍般(zombie)的白面披髮男模,鬼氣森然的造型體再現了一場「顫慄時尚」。
看來,世界還會繼續顫慄下去。
*
訂閱:
文章 (Atom)
關於我自己
- asura young
- I, et cet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