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時候真是超級遲鈍的。
在紐約住了一年七個月,還是住在布魯克林的猶太人區,也不止一次經過猶太墓園,多少也知道猶太人的希伯來文是怎麼樣的文字吧。
就是沒有想到。
這兩天我從客廳書架上抽出房東先生的《The Bible Code》來看,這本書十幾年前出版時紅極一時,有點像後來幾年出版的《達文西密碼》一樣,引起好一陣子的解碼熱潮,後來譯出中文版《聖經密碼》,也一樣在中文書市大賣。
從來沒想過買來看。
現在盲目的熱潮散去,剛好又放在眼前的書架上,便抽出來翻了兩翻。
這才知道,這本書用來解碼的聖經,其實是猶太教的舊約全書,全本是用希伯來文寫成的。所謂的解碼,就是科學家設計了一套電腦軟件,以「等距跳讀方式」(ELS,即抽起某些字母,重新序列字句排陣),就能找出聖經所裡記載的關於地球及人類史過去未來發生的事件。據說舊約聖經裡甚至記載了911襲擊,但因為經典裡密碼(也就是資訊)太多,平常這樣無序尋找根本解譯不出來。通常是待到事件發生了,人們再使用關鍵字眼去搜索,才找出一組相關的字義。
例如使用911去尋找,才在某一頁的聖經上紀錄了“紐約”、“雙塔”、“恐怖分子”等的字樣。但如果沒有一個關鍵字眼,茫茫字海裡我們是不可能預知那些訊息的,就如同在google檢索資料,如果沒有鍵入關鍵字眼,你根本不知從何尋起。
這樣說來,這部《聖經密碼》就像一本希伯來文編成的古鉤嘛。
所以說,通常都是等到事情發生了,你才能從這類“天書”裡面找到所記載的預言。然而這種後知論又有什麼用呢? 然而就算是預知了事件的發生,人類會相信這種預言嗎?就算相信了,制止了悲劇的發生,那麼被記載的預言就不能算是“預言”了,只能是一種妄測,虛妄的推測。
那麼被載錄下來的預言,作為預言本身,就是必定是會發生的,無論事前多麼努力去制止都好。
因為一切,已經被編入程式裡了。
除非有另一種力量去改變/改寫程式。
所以說,如果《聖經密碼》記載的事情都是真的,那麼就很像某種超自然力量編寫而成的“電腦程序”了,我們人類所認知的宇宙萬物都被編寫進入這套程式裡。
就像最近看的末日科幻電影《Knowing》也有出現這種密碼場面。
很理所當然地,這還會讓人聯想到電影《Matrix》三部曲。我猜想這部電影多少也受到《聖經密碼》的影響。
然後想到這裡,Matrix裡出現的電腦程式畫面,那些不斷在電腦屏幕墜落下來的奇怪文字,就重新浮現在我的眼前了,拿來和《聖經密碼》裡附錄的舊約聖經對照……
我的天,Matrix裡的那些電腦文字,原來都是希伯來文!
或至少是一種像極了希伯來文的文字。
這樣的安排一定有其根本意義吧,就像裡面的Zion地下城市,在猶太教裡指的是失落的聖城。
我遲鈍到今天才發現這點,真是太懵了啦。
而Matrix,就是這麼一部還在不斷解碼中的電影。
我敢說,是跨世紀(從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的最偉大電影,必然還會繼續震憾著未來的那些年輕心靈吧,就像我初看這部鉅片時所領受的心靈震盪一樣。
*
網誌存檔
-
▼
2009
(181)
-
▼
5月
(33)
- 我最愛去的書報攤
- 屬於星期六的晴朗
- 從近未來到近過去:村上春樹的逆襲
- 1Q84
- 坎城的白色緞帶
- 守望酷典
- 天下超自然異像
- 天氣開始很熱了
- MATRIX 密碼 Part II
- 需要救贖的未來救贖
- 煩惱認知論
- MATRIX 密碼
- 藍色時光
- 星期一
- 粉紅色作為一種藝術用語
- 星期六晚間的對談作為一種療癒
- 也許那是……天蠍座的眼淚?
- Richard Avedon
- 時間作為一種幻術
- 環保第一法:先把人類搞到消失吧
- 愛因斯坦是最厲害的
- 宇宙就是一部靈性經典
- 這。漫。天。宇。宙。的。廢。墟。
- Barack Spock
- 四百擊之後,海邊的卡夫卡
- 太空嬰兒
- 琥珀色絲絨筆記
- 有著威士忌氣味的小小夢想
- 琥珀色的微醺時光
- 詩人及其置換詞
- 時代雜誌的總統一百天
- 蓋茨比的生活清單
- 拒絕勞動
-
▼
5月
(33)
關於我自己
- asura young
- I, et ceter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