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倫敦的蛀牙詩人回歸祖國(其實只是回來度假而已),Z待我下班就找了我去吃飯,跟歸國詩人洗塵接風。當晚的洗塵宴當然還有一桌子的人。詩人實在很受歡迎。
詩人這次回來送了我一張DVD,是關於Cult Movie的紀錄片,一個叫Stuart Samuels拍的《Midnight Movies》,這個要問稀巴爛專家“沉默號戰艦”,他應該最清楚不過了。
不過詩人帶回來的禮物,我最喜歡那根從小熊故鄉Heartfield撿回來的pooh stick。那其實是Z撿來送我的,我去年在倫敦旅行期間,雖然也去了Heartfield,但遇上風雨,沒有走得太遠,也沒有去到那座木橋。Z後來自己一個人去,撿了pooh stick送我,但因為他還要繼續旅行,怕放在背囊裡折斷,所以托了給詩人保管,這次才趁著回國交了給我。
那是根Y字形的枯枝,樸實無奇,如果不是來自Heartfield,也不過就是隨地俯拾的普通樹枝。然而我握著樹枝,心中溢滿感動。我在倫敦撇下想跟我一起上路的Z,自顧自的走自己的路。Z雖然很無奈,但去到了小熊故鄉,還是會想起我這個小熊迷。
這陣子我們拇指聊天雖然常常拌嘴,沒一會嘴皮功夫就一言不合不歡而散,但兩個人一見了面還是無話不談,從來沒有為昨天的不愉快放在心上。我很感激他送我小熊樹枝,當晚帶了回家,覺得自己像是再一次聞到了百亩森林的清新氣味。
我想真正的友情也許就是這樣,愛你的朋友永遠不會介意你對他耍性子,他遞過來的樹枝,讓我溫暖地察悟我其實是上了一課。Z老愛對我說教,然而他不知道,他有時候一句話都不必說,已經教給了我許多。
*
網誌存檔
-
▼
2009
(181)
-
▼
6月
(33)
- Remembering Pina Bausch:一個現代舞包不住的名字
- 來自百亩森林的小熊樹枝
- Dial “P” for Photo
- 書報攤
- 傳奇,從來由異端締造
- 再見,我們的八十年代
- 尋找代號E
- 大衛與我
- 作業簿:賦色威尼斯
- 主動出擊
- 黑暗帝國
- 予約未來
- 予約
- 傷逝
- 阿倫如斯說關於funny
- 阿倫如斯說關於紐約
- 《1Q84》的寫作原點
- 五美金一份紐約時報
- 那些我們無法說出來的我們寫下來
- 時代廣場的失落拼圖
- 存在的邊界
- 備忘錄:一個中產階級唸不出的名字
- 無聊時我製造句子
- 小說才是王道
- 再說一次也還是那一句話
- 安東尼與哭泣的光
- 短髮
- 閱讀天真善感的愛人
- 今天
- 崇文
- 活著首先自己
- 其實我心裏明白.
- 心疼
-
▼
6月
(33)
關於我自己
- asura young
- I, et ceter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